k5-1-8分享的力量

 (請點這裡前往下集)

本課主攻:課文情意—分享

本課雖歸為記敘文,但讀起來較偏議論文,因此將以議論文架構解構本課。

這一單元的後兩課比較能搭在一起,分享力量這一課比較融不進去,因此拿出來獨立作業

 

形式深究:

1.先歸納意義段:1+2,3+4,5

2.2個例子,最後總結說理。

 

內容深究:

1.第一、二段:

        *從哪裡可以知道參與有獎徵答的情況熱烈?證據。

        *為什麼決選結果出乎意料?

         *「小朋友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這句話除了表面上看到的簡單含意外,是否有更深層的含意?舉自己的例*2?

2.第三段:

        *諾貝爾主動將筆記給無法上課柏濟,你覺得他可能想法為何?

3.第四段:

        *從哪裡可看出諾貝爾開闊的心胸?舉證。

        *從哪裡可看出諾貝爾樂於分享的態度?舉證?

4.第五段: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請解釋本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為何與他人分享,就能得到幸福快樂?

5.本篇文章重點?分享or諾貝爾?why?

6.本文哪句最能給你啟發或聯想?讓你想到什麼?why?

7.本文哪句話最能代表文章旨意?why?

8.舉例:你曾感到「分享的快樂」的時刻?

你為什麼想分享?你的分享是有條件的分享或是無條件的分享?

有沒有遇過「無條件的分享」?這樣的分享者,他為何要如此做?心中想法?

哪一種分享難度比較高?

9.本文是一篇說明分享的說明文,請歸納出本文寫得好的要素?(ex舉例、引用、設問開頭、引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偉人的例子~~~)

 

 

 

延伸活動:

1.請用”不在於…而在於…”句型,造一句引人深省的話。你要把這句話送給誰?why?

2.找與”分享”有關的好話

3.一整週為”分享週”,主動分享,並記錄自己及他人分享的事。

 

 

 

----

 

103.11.7

利用餿水油事件來討論「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這句話

小朋友看似理解

但我問:什麼是高度?

答案就讓人傻眼了:錢、地位、成功、身高、財富...

最後終於有個接近的答案:「別人心目中對你的尊重」

於是我就拿阿基師來當例子(反襯ㄟ真是好例子)

阿基師雖然身高不高,但是對事情負責、認錯的勇氣,

就能獲得尊重,在別人心中也就擁有了高度

~~~噹噹噹就下課了,可惜,講得正過癮說....

下一節課繼續討論這句發人深省的話

 

103.11.12

在提問時,發現小朋友閱讀時幾個迷思:

1.第一段的提問「為什麼決選結果出乎意料?」

小朋友一直繞著雀屏中選的答案轉「因為那個答案說和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值得欣慰的是他們有記得老師說的,要隨時注意文章內文一定會緊扣標題,因此他們一直抓著這句答案不放)

但是,其實出乎意料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被選中的是一位小學生!

這又再次突顯出,他們對標點符號還不夠敏銳,

如果對標點符號敏感的話,就會注意到,

出乎意料底下接了一個冒號,冒號底下就是解答為何出乎意料了

沒標點符號而使他們判斷錯誤的例子,

在第二課秋江獨釣「;」也全班卡關,

這次卡在「:」

唔,學期末應該來個總整理,看用怎樣的方式來訓練他們對標點符號的敏銳度才是......

 

2.第三段諾貝爾將筆記主動借給柏濟。這一段我問「諾貝爾為何主動借筆記給柏濟呢?他心裡的想法可能是什麼?」

有人回答「因為不借他,人家會說我自私,所以我借他。」

有人回答「因為我想要有競爭對手,所以我要借他。」

有人回答「因為我覺得這樣對柏濟不公平。」

還有「應該要公平的競爭才對。」

「因為我覺得這才是對的。」

 

其中第一個答案「人家會說我自私,所以我借他。」和「因為我覺得這才是對的。」讓我倒吸一口氣

同樣一件事,同樣外顯出借筆記的動作,

內心思考的層次差異之大阿!

馬上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進行了一場心靈講座。

 

我先要他們好好的思考上面兩個發表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自私,一個是不自私的。

「人家會說我自私,所以我借他」的答案,會做出這個行為是因為他怕人家罵所以才做這件事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

同理,「想要有競爭對手,所以我要借他」也是

而「應該要公平的競爭。」「因為我覺得這才是對的。」兩個答案

就比較是無私的角度了

 

小孩理解後,我再帶入一些例子要他們思索一下,

例如:如果你騎著腳踏車,手上有一個喝完的飲料杯,很礙手礙腳的

四下無人,沒有人會看到你的任何一個動作,

請問,你會怎麼處理這個杯子?

我要他們在心裡想答案,不要說出來,

然後再想,你自評是什麼樣的人?

然後....又下課鐘響了orz

 

現在回想起這段課程,沒有沿續下去反思,實在是有點可惜,

明天立馬出個心情點滴,讓他們回去自我思索思索~~~

 (請到下集參觀)

 

 

-----

103.11.17延伸探討

因為很喜歡課文內的那句話「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再加上當初備課時,剛好遇到高雄氣爆的事故

看到聯合報這兩篇新聞,覺得拿來探討這句話非常恰當,於是就撿下來用啦(新聞在文末)

花了一節課與學生討論當時事件的來龍去脈,

再一起看完這兩篇文章,然後拋出簡單的幾個問題讓孩子討論:

1.看完陳冠榮的例子,你有什麼想法?

2.看完第二個例子,你有什麼想法?

3.請以上述兩例,說明「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的道理

 

和學生一同以正反兩例做人性的探討,

再重提上一堂課老師的感觸:心中那把道德的尺~~

希望能在他們心中種下小小的品德幼苗.......

 

學生回家寫的回饋單,能看出他們對人性有更深層的思考了

[學生作品]

 

(宋15) 我看了兩篇小報導,第一篇是陳冠榮放棄對榮化的假扣押,看到這一個小報導,應該就是跟高雄氣爆有關的,陳冠榮他爸爸是氣爆區的里長,一開始有聞到異味,當時已經疏散民眾,消防人員到了現場,陳冠榮他爸爸送了白開水過去,沒想到氣爆發生了,死了很多人,事後成立了自救會,陳冠榮撤回對榮化的假扣押,因為陳冠榮覺得如果榮化成了一間空殼公司,那榮化的員工不就都失業了,於是陳冠榮才撤回假扣押,我覺得陳冠榮的作法很好,如果讓榮化的員工都失業了,那對災民也沒什麼好處。

下一則例子是扮假災民拿錢領貨,這兩位例子有很大的差別,同一個災難區,同一個地點發生的事,為什麼還有人去拿錢領貨,人的人性呢?難道貪小便宜就是我們的人性?這兩個例子讓我覺得同一個災區,但人的人性真是天差地別,但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用在陳冠榮這一件事是很適合的,因為他還會把眼光放遠。

 

 

 

(游3)陳冠榮是個為大局著想的人,因為如果榮化被扣押,他自己會沒錢;員工失業,也沒錢;罹難家屬也拿不到賠償金。而在氣爆地區,有些人會假扮成災民去拿愛心物資,有飯店業者為了幫助災民而提供免費的房間,但有人也假扮災民去住免費飯店,那些人還嫌房間太小、設備不夠好,一個人做什麼事決定了你會有怎樣的後果,一個人的態度決定別人對你的想法

 

 

(陳6)看完陳冠榮的例子後,我的想法是陳冠榮可以放下自己眼前仇恨,很不簡單,因為如果不放下仇恨,把李長榮錢假扣押的話,李長榮倒閉,靠榮化賺錢的員工會跟著失業,罹難家屬也拿不到錢。看完第二個例子,我的想法是不能貪小便宜,有人把要給災區民眾的物資拿走,他們明明有水有電,但他們為了省家庭費用,而去撿便宜,這物資要給災區災民,所以我們不能亂拿。陳冠榮的大肚量,使大家看陳冠榮的地位高,相反的,那些亂拿愛心物資,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低,這就是「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報導]

文章標題[一個災區  不一樣的人性]

小標題一[陳冠榮:放棄對榮化假扣押  「放下很難 但不想三敗俱傷」]

記者蘇郁涵/高雄報導/聯合報

「沒有必要為眼前的仇恨,讓台灣變成四處究責的社會,讓無辜的人失業受苦。」高雄氣爆罹難者自救會廿九名成員,因為會長陳冠榮勸說決定「放下」,撤回對李長榮化工的假扣押。

陳冠榮說,自救會放棄假扣押是對的,榮化這兩天主動與自救會聯繫,展現解決問題的誠意,彼此也有了溝通、解決的管道。他希望榮化能提高賠償準備金到十億,給家屬更多保障。

 

「我們要榮化到罹難者家裡拜訪,要榮化看到每個家庭的痛」,希望因為這樣的互動,讓這種不幸從此不再發生,而不是只有賠償;侄兒在氣爆中罹難的蔡秀蘭,語重心長說出成員的期待。

 

「要放下很難!」自救會長陳冠榮表示,當初家屬在極為悲憤情緒下成立自救會,他被推舉為會長,六日到法院聲請假扣押榮化資產,但他事後沉澱下來思考,「這樣對事情有幫助嗎?」

 

「我不是聖人,和其他罹難者家屬一樣,會悲傷、會憤怒」,促成他改變思維的關鍵,是他當晚上網看到律師呂秋遠的一篇文章,提到「若榮化因假扣押資金運轉困難倒閉,對罹難者家屬一點用都沒有。」

 

陳冠榮說,醫師這分職業教他看事情要深、要廣,他放下悲慟試著推論,「萬一李長榮倒閉,結果會如何?」答案是「三敗俱傷」,除了結束一家公司,靠榮化生活的上千名員工也會失業,罹難者家屬也要不到賠償金。

 

他把結論條列出來後,隔天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打電話向廿九位自救會成員說明,只有少數人一開始不能接受,擔心榮化脫產、賠償金泡湯,但聽完他解說後,每位成員都支持他的決定。

 

「他是對的!」蔡秀蘭說,她相信罹難者、家屬都不希望因氣爆事件傷害更多人,「失業也是,榮化員工何其無辜」,所以不必讓榮化走到絕境。

 

 

小標題二[ 扮災民拿錢領貨 「社會怎麼了」]

 【聯合報╱記者蘇郁涵、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4.08.10 03:03 am

高雄氣爆案至今,罹難者家屬自救會發揮同理心放棄對李長榮化工假扣押,但也有人佯裝 受災戶,拿走一袋又一袋的愛心物資,一樣的災區現場,展現不一樣的人性。 氣爆中最傷心難過的,莫過於罹難者家屬,但他們選擇在最悲慟的時候將心比心,家屬的 寬容與同理心,讓殘破的災區洋溢著溫暖。 但在災區發放愛心物資現場,經常出現婆婆媽媽以大型購物袋前去「挑貨」,成了她們撿 好康的好時機,這些舉動讓發放愛心物資的志工看了,既氣憤卻又莫可奈何。 家住三多路災區巷弄的陳姓住戶說,雖然家在災區內,但因住巷弄內,只有幾天沒水沒電 可用,生活都過得去,但鄰居卻很得意住「災區」,每天都到救災指揮中心五權國小拿愛 心物資,還到處對人說:「這些都是免費的,妳要不要也去拿?替家裡省點錢喔。」 一位不願具名的飯店業者說,氣爆災難發生後,他為回饋市民,提供受災戶免費住宿,但 有兩名年輕男子拿出身分證證明是災區住戶,大搖大擺走進房間,嫌房間太小、設備不夠 好,讓他心寒「這個社會是怎麼了?」 還有社會局官員發放生活慰助金時,也遇過浮報居住人數情形。生活慰助金每人六千元, 依實際居住人數發放,高市府決定加碼發放,未來再加發二萬元,等於每人可領兩萬六千 元。 社會局官員透露,有一對夫婦說,有個女兒也住在一起,但女兒沒有設籍,就從寬認定照 發六千元;也有人說他的房子給親戚住,社會局都從寬認定發放,但要求簽切結書。

 

 

 

arrow
arrow

    Yu Wen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