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蔣勳這篇的延伸作文時,著實沒想到,這篇第五課的作文的餘波會一直延續到學期末…沒錯,第五課一直玩到第十四課他們還不肯收手,整整橫跨了兩次段考的時間!(驚喜之餘也有種無言的感覺…)

一開始,只是覺得這篇文章有點硬,所以決定讓學生分次在學校寫完,小朋友有同伴可以互相參考互相觀摩,再加上老師及時給予建議,所以大家的文章都能有不錯的品質;然後又剛好看到之前分享的「360度圓形立體小書」,於是「個人畫廊」的想法就浮現了!讓小朋友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展示自己喜愛的畫,介紹它、布置它,多酷阿!

立體書點子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indy.hsin.904/posts/425849930907541

 

一、課文賞析與教學思考

蔣勳的文章,平實中卻有種美感,很是舒服,真想讓小朋友也能感受一二,更希望他們能從模仿中學得一點文字美感,因此本課決定,最後的產出要仿寫本課,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幅畫。

 

二、教學歷程:因為仿寫,因此要深入解析這篇文章的寫法。

1.先找出自然段。略述各段段意。

2.歸納意義段。(S:第一、二段,是前言;第三段是米勒的故事;第四段,則是蔣勳解說本畫;第五段,是蔣勳的感想;最後一段,則是再次點出蔣勳覺得本畫的美美在何處。)

3.解析蔣勳介紹畫作的寫法。

3-1第三段中,蔣勳是如何介紹畫家?內容包含什麼?(S:國籍、人生的經歷、為什麼會以農民為主要題材)

3-2第四段中,蔣勳是如何介紹這幅畫的?(S:從遠到近)

3-3先從遠方的畫面介紹起,再慢慢介紹前面的人物。你覺得這樣的寫法,他想介紹的重點是遠方還是前面的人?(S:前面的人)

3-4你是怎麼判斷介紹的重點?(S:通常文章精彩的都擺在最後面;文章中對人物的介紹比較詳細)

3-5既然蔣勳將重點放在三位婦人,那麼蔣勳是如何詳細介紹婦人的?(S:衣服的顏色,人物的動作,譬喻法…)

3-6譬喻法的內容,是他真實看到的嗎?(S:是蔣勳對那些動作的聯想、解釋)

3-7除了畫面本身的介紹,第五段是在寫什麼?(S:畫作背後的意義)

3-8最後一段,用三句相類似的結構句來寫拾穗的美,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S:強調三次因為很重要、增加篇幅…) →(再次複習排比)

4.到圖書館去借一兩套介紹畫家和畫作的書放在教室,給小朋友幾天的時間,選出喜歡的畫作 (減少茫茫網路中不知從何搜尋起的困擾) 。決定畫作和畫家後,利用電腦課上網搜尋畫家和畫作的資料。

5.寫完介紹文後,就可以布置自己的畫廊囉!

6.在公共區域展示自己的畫廊,並充當導覽員

 

三、寫作教學思考 寫作策略指導

蔣勳文章前兩段,小朋友將它們歸類為前言,所以我決定就從正文直接切入。為了避免一天寫完,小朋友不耐煩草草了事,或是回家寫沒有同儕觀摩,這次的寫作就採分段、分天、在校完成。

(一)先寫遠景:

1. 介紹這幅畫的名稱及畫家名字,他下筆的技法如何?有何特色?是否符合先前查的畫家的畫派或特殊畫法?是用何素材創作(油畫、素描…)?

2.天空?天氣?季節?感覺如何?

3. 背景由哪些東西構成?是怎麼畫的?給人感覺如何?(顏色可以再精確的表達出來)

4.用哪些顏色畫成?顏色給人的感覺如何?有呼應畫家想表達的主題嗎?

(二)再寫近景:

1.畫面中的主題是什麼?顏色、形狀、表情、動作…都須仔細描寫。

2.主題人、物給人的感覺是什麼?

3.他可能是在幹嘛?心情如何?(可善用譬喻法…)

(三)再寫畫家:

1.畫家的生平:出生地、家庭、成長過程

2.畫家的成長背景中,哪些事影響到他的繪畫之路?

3.他的畫派、繪畫特色、喜歡畫的景物、畫風...

4.有名的作品

(四)自己的感想:

你覺得這幅畫美在哪裡?可以套用課文的句型結構,將自己的感想簡要的抒發出來。

 

*因為是介紹圖畫,為了讓小朋友對顏色的敘述能更準確更多變化,我上網找了色卡一覽表,讓小朋友自己對照圖畫中的顏色,怎麼說可以說得更精準,所以小朋友的介紹文中,不會只有深綠色、淺綠色的敘述,而有了青綠色、閃藍色這種稍微專業一點的描寫。

 

四、教學省思與感想

這是一個布置娃娃屋的概念,所以小朋友願意很主動的布置自己的空間,今天某人在地板上鋪上了草地,另一個就想到可以加個海浪;隔天有人想要在天花板掛個絢麗蝴蝶燈,另一位就想給白白的牆壁加點壁畫…每次想要結束這個主題,就會有小朋友說他還有什麼東西還沒做完,就這樣一路拖到學期末了…

但從這個作品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小朋友積極主動想做些事情時的行動力。印象很深刻的是有個孩子,想要在展場裡放個咖啡雅座,他可以整整一個禮拜東折西折,就為了折出理想中的桌椅,而他原本是那種吊兒郎當功課愛寫不寫的小孩耶!其實,只要勾起他想做的欲望,就算老師求他們收手,他們都不肯罷休…

DSC00259.JPG  

另外我想,我要擠出更多時間來,讓小朋友在學校完成作文。有時小朋友也不是故意偷懶寫很少,而是苦於回家沒有人可以給點意見,也沒有人能即時肯定他的想法讓他安心,再加上一點的懶基因作祟,所以回家寫來的作文總是七零八落的居多。

另外,我們班的7號小朋友,是接近閱讀障礙的孩子,但在老師一問一答下,他也硬是寫了快300字的介紹文出來,挺讓我感動的。就像溫老師所說的,寫作,能讓天平兩端的孩子,都有一個可以揮灑的舞台。

 

 

五、教學建議:

這次的延伸寫作,雖然題材比較硬,但只要事前準備、搜集素材的步驟做確實,在小朋友卡關的時候,就能參考一下資料裡優美的文句,變化出不錯的句子來。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文章這麼「high class」,小孩信心也會增強不少。

 

六、學生作品:

通往卡普辛斯的林蔭大道_曾08

        克洛德‧莫內(Claude Monet),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內常在農村作畫,畫作題材常用大筆揮灑下去作畫。他從小就愛畫畫,畫作一開始並不有人稱讚,但他最後把人們對「印象」這個詞的諷刺扭轉成了稱讚。莫內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一度非常的窮苦潦倒,然而他終其一生都堅持印象主義的原則和目標,也是唯一在生前贏得大眾認可的印象派畫家。莫內最代表的印象派畫作就是「印象‧日出」,只不過那時的他已超過70歲,視力也急速惡化,將近失明,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放下畫筆,仍然繼續創作大型睡蓮壁畫,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有人說莫内晚年的作品並非用視覺來畫,而是用感覺畫成的,一點都不為過。

        「通往卡普辛斯的林蔭大道」是莫內的畫作之一。在畫作中,可以看到地平線上有很多人搭馬車走來走去,在馬車附近,有著高聳的藍色建築物,中間的一整排樹是林蔭大道最高大的樹,在下雪的冬天,樹上布滿雪,像天女散花一樣,掉落在路牌與雪白的路上。

        在畫中高大的樹木看起來有淡淡的一抹微笑,正在和來往的路人招手,在細細的樹枝上,有著布滿白雪的樹葉,在風中顫抖著。樹葉的點綴,莫內則用白、紅、黃三種顏色去用點畫的方式去畫樹上稀少的樹葉。在寒冷的冬天,天空浸潤在飽滿氤氳的水氣當中,依然有著在風中駐立不搖並堅忍不拔的樹木群。

        我很喜歡這幅畫,通往卡普辛斯的林蔭大道很美,美在樹佇立不搖的精神,美在布滿白雪的樹葉,一整排的樹給人溫暖的氣息,雖然是在冬天,但大樹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毫不懈怠。

DSC00242.JPG  

 

 

莫內的蓮花之美_游05

        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莫內出生於巴黎,在他五歲時全家搬到勒阿弗爾。莫內想成為藝術家,因此他喜歡在戶外畫圖。莫內的畫風顯現出光與色的高明度,交織成廣闊與色彩的華麗交響詩,使畫面顯得更穩健、細緻。

這幅莫內的睡蓮背景,是由深藍色、墨綠色和黑色畫成的,帶給人們一種陰沉的感覺,但是他畫的閃藍色荷葉帶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主角是那兩朵蓮花,一朵像白水晶,另外一朵有紅寶石般的花瓣,裡頭卻是白玉色的。看久一點,那兩朵蓮花好像慢慢的在綻放著,再看整幅畫,蓮花就像湖中的亮點。

        我覺得這幅畫中的那兩朵蓮花就像水面中的光明仙子,那麼的閃耀,又好像散發著柔光的水晶,如果我能變小坐在蓮花上,那該有多好!

 DSC00272.JPG

DSC00273.JPG  

 

 

 

鬥牛:在長矛之前_游03

        「鬥牛:在長矛之前」是由抽象派畫家畢卡索所畫的,畢卡索出生於一八八一年的西班牙馬拉加,畢卡索擅長拼貼和板畫,畢卡索只要知道出了事就會變繪畫的顏色,例如因為好友自殺所以觸發了畢卡以藍色調作畫;或是因為定居巴黎,有豐富的感情生活而轉為粉紅色色調;最後,因馬戲團中發生的事件,隨後轉向棕色色調。隨著世界上的事件,畢卡索就會以不同的色調或風格來展現出人們的感覺。

        這幅畫的中間有一個人拿著布,但是被牛撞得太用力所以布破掉了,破掉的布在天空中飛翔。前面有一隻熊壯的牛,還有一位坐在馬上的劍士,劍士拿著長矛準備刺死那隻對著布衝過去的牛,牛利用牠那強而有力的大角去撞布,作者以比較灰暗的顏色來表示陰暗,劍士嚴肅的等待牛衝來的時候來刺死牛,不知情的牛就會被殺死了。

        這幅畫是一幅板畫,是把要印上去的畫刻在板子上,然後再印到紙上,因為是板畫所以無法上色,顏色是以黑色、實木色和咖啡色為主要色調。

        這幅畫不血腥,而是很酷,酷在牛的勇敢,酷在人的大膽,這幅畫讓大家知道鬥牛的人和牛都很勇猛。

DSC00246.JPG

DSC00247.JPG  

 

 

風車的美_陳06

        我來跟大家介紹這位印象派的畫家—莫內,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莫內出生於巴黎,在他五歲時全家搬到諾曼第的勒阿弗爾。莫內的爸爸希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內想成為藝術家。莫內喜歡在戶外畫圖,沐浴在大自然光線之下的事物。他以自然風景為繪畫重心,著重在主題式的視覺經驗感知。在追求自己畫風的過程中,他否定並忽視古典傳統的想法。莫內的畫風會顯現出光與色的高明度與鮮明度,交織成寬廣與色彩的華麗交響詩。莫內的生活是圍繞在繪畫的主題中,他直接描繪自然,捕捉剎那的印象,將瞬間的美妙光影固定在畫面上。莫內也是獨一無二的日光畫家,在他的世界裡沒有黑暗。他的畫作中使用的是近乎純白色調的技法,一掃以往室內畫作中那種暗淡的感覺。他不但捕捉光與色彩的瞬間,同時也對光作了細膩、透明的詮釋。莫內晚期的作品側重於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現和空氣下變幻無窮的外觀。

尚丹附近的風車是莫內的畫作之一,在畫作中,可以看到地平線遠方有一條河,河上有人在悠閒的划船,河水上有微微的波浪,河的兩旁有茉綠色的草地,草地上有淡粉色小花,河的上方有座木橋,橋上有個人在散步,天空顯得有陰沉,風車葉片是橘色的,橘色就像太陽一樣會散發出溫暖的陽光,鮮豔的色彩和暗系的顏色對比,橘色把整幅畫平衡。

河的後方有數座的風車,風車在風中緩緩的轉動,我猜想莫內在畫這幅畫時,天氣很涼爽,白雲灰灰的好像快下雨了吧!這幅畫像是在荷蘭的鄉村,在沒有高科技的鄉村裡,農民過著樸實的生活,在放鬆的零碎時間,放眼望去還真是壯觀的風車海。

        「尚丹附近的風車」很美,美在河上微微的波浪,美在忙碌生活中休閒放鬆的時間,美在風車在涼涼的微風緩緩的轉動。這幅畫把人們休閒時間從忙碌中帶了出來,讓大家知道人也是要有放鬆的時間。

 DSC00266.JPG  

 

 

 

星夜_黃10

                文生‧梵谷生於荷蘭布拉邦省,爺爺和姨丈為有名望的牧師。1889年,在與高更一次爭吵之後,梵谷精神分裂症復發而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被送進一家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其間,梵谷畫了許多油畫,其作品「星夜」正是代表作之一,「星夜」是在醫生允許梵谷白天可以外出的條件下所創作的。

「星夜」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畫中的主色調暗藍色、天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很像黑色火舌一般,令人有不安的感覺。

        整幅畫中,最為奇特的是天空中的白雲,是用渦狀星雲所畫成的,並伴隨許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天空的星,像我們用科技拍出的星一樣,地面上的房屋,梵谷用樸素的筆法呈現出來,讓我感覺非常親民。

        星夜很美,對我來說,美在他的星空,美在他的月亮。梵谷的畫和平常人的畫很不一樣,利用很深的藍色,表現出他的不滿,利用顏色來表示心情,是我還要學習的地方。

 DSC00281.JPG

 

上面有傳說中的梵谷掌印和簽名喔!(小孩上網臨摹簽名的草書學好久XD)

 

 

 

 

 

 

DSC00282.JPG

DSC00284.JPG 

展覽品不忘放進玻璃罩避免民眾觸摸,梵谷的左耳上捱有新鮮的血跡,有趣吧!

 

 

 

一幅畫的美_宋15

        一幅畫,是否能打動人心?在於那副畫的背景、色調、筆觸!名畫,不等於有名,在於第一眼的感覺、感受!我!要介紹一幅畫,這幅畫是大家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這副畫畫得很生動,出自達文西的巧手!達文西曾經說了一句名言:「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這是達文西的名言,「上帝賣所有東西,代價是你所付出的努力。」這句也是達文西的名言,正可以代表達文西的精神。達文西最有名的畫是「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他除了是畫家,也是科學家…但達文西並不是出身快樂美滿的家庭,他是私生子,他爸在達文西十四歲時,發現他的才華,送他去學畫,「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件作品很小,但很有名,畫裡有許多祕密。

「蒙娜麗莎的微笑」背景獨一無二,它背景的地平線不一樣,而且似乎蒙上一層黃色的薄膜,容易讓人相信是以棕、綠色為基調。「蒙娜麗莎的微笑」永遠帶著一層面紗,是因為她微微翹起的嘴角左右不大平均,「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不僅「美」,更有種「高貴」的氣息,經過達文西的巧手,顯得躍然紙上。

        蒙娜麗莎她微笑時,嘴角兩邊高度不同,雙手重疊放在一起,坐姿優美;身上的衣服雖然很舊,但以整體來看也有一種深藏不露的美,柔軟的筆觸,彷彿讓她優雅的坐在那,讓人看起來有點美麗和舒服的感覺。

        蒙娜麗紗的美,美在筆觸的深、淺!美在色調交錯點,端正的坐姿,淺淺的微笑,有一種文靜的美!

DSC00258.JPG  

 

 

 

懸崖散步_黃01

        這次要介紹的是「懸崖散步」,由莫內所畫。莫內是一名印象派的畫家,也是現代藝術家,這幅畫採用油彩所畫,他在卡米爾過世後的數個月,傷心欲絕的莫內為了不再陷入貧困而認真創作十九世紀最棒的畫作,他創作了幾組風景和海景作為他在法國鄉村生活的紀錄,當中有一幅就是懸崖散步,你可以在圖上看到高聳的崖壁成為光的投射面,從水面反射出來的光和太陽直接投射的光在崖面上交戰,使線條更顯眼。快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去了解這幅畫吧!

        圖中,有一片藍天,上面覆蓋著一層淡白色的雲,一小片的海,由深到淺的藍色,在遠處有一艘艘的帆船,附近有一大片的懸崖,懸崖上的花草隨著風搖曳。

撐著一把橘色陽傘的女士,身上穿著白色的裙子,頭轉向另一位女士,看起來是在對她說話,訴說她的心事。旁邊的一位女士頭上戴著一頂帽子,上面繡了紅紅綠綠的花草,穿著灰色的上衣,再搭配一件白色的裙子,她看著大海,不知道在想什麼。她們兩個看起來就像是一對姐妹,心情糟透了。

        懸崖散步風景好,有山有海,有天有雲,有草有花,遠方有一艘艘的帆船。讓人放下心事,走向大自然。

 DSC00253.JPG  

 

 

老虎與公牛的格鬥_陳12

盧梭出生于日內瓦,他的母親在他嬰兒時代就死亡了,是由姑姑一手帶大的。他從小就很嚮往航海探險,希望自己變成魯賓遜,漂到一個孤島,在那就沒人逼他唸書了。盧梭在青少年時期當過很多行業的學徒,但每樣都不感興趣,十六歲的時候因為被通緝而流亡到法國。因為他的叔叔在一間畫廊工作,所以才開始接觸畫畫。

老虎和公牛的格鬥是盧梭的畫作之一,在畫中,可以看到花、草、樹木,在遠方有山,地面的比例明顯的比天大。他是以森林為主要區塊,它的主要顏色是黑色,給人一種可怕的感覺。

這幅畫的主角是一隻土黃色的老虎,牠正在狩獵,牠露出牠兇狠的牙齒,朝向公牛,牠看起來似乎很開心,因為有這麼大的一隻牛可以吃,牠的顏色是深色系的,上面有很亮的顏色,可以一眼就看到牠。牠給人的感覺有點陰森、可怕。

這幅畫有一個很可怕的地方,你拿近看是白天,拿遠看變晚上,看的時候別被嚇到了。

 

DSC00251.JPG  

地上的草地鋪得挺相像的

 

 

 

盧梭的夢想_黃11

盧梭從小就很嚮往航海探險,他找了許多冒險家航海探險的故事來看。他多希望自己變成魯賓遜,漂呀漂的漂到一個孤島上,在那裡,就沒人逼他念書了。而從這幅畫,可以看出他心之所向。

        在海上有一艘荷蘭人的船,他們要去抓魚,兩天的其中一天,突然暴風雨來了,海水很快的衝到船裡面,海浪好像把船給抓住了一樣,海浪的顏色好像暗灰色,會讓人感覺很深暗,他用的構圖是用油彩和畫布來畫的。

        這一幅畫它的外觀非常的精細,它還讓我感受到可怕又深暗的感覺,這幅畫的這一艘船讓我感覺到它很衰,不但被一個海嘯給擊中,還被前面的一個大海嘯又擊中了。

        我覺得盧梭畫的這一幅畫,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因為我們的科技再怎麼發達,也比不過大自然的力量。

DSC00236.JPG  

展場地板也是仿海浪喔

 

 

 

 梵谷的畫作介紹_黃02

        我要介紹的畫家是梵谷,梵谷生於荷蘭,爺爺和姨丈為有名望的牧師,加上有兩位經營畫廊的叔伯,使梵谷從小受到宗教與法國藝術之薰陶。一八七三年梵谷被派往伯父在倫敦的畫廊工作,追求房東的女兒,因失戀而投入傳道,立志撫慰人心,後因生活困窘而致力成為畫家。一八八一年,梵谷回到荷蘭,以農民和工人為素描對象,此時的畫作特色是用色陰暗,梵谷曾上過繪畫課程,上了幾個月,逐漸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一八八六年梵谷回到巴黎和西奧一起工作,因弟弟主持的畫廊支持新派畫,使梵谷接觸許多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使梵谷改以印象派畫家,題材為花卉、巴黎景物、人像畫及自畫象為主。一八八九年,梵谷精神錯亂日益嚴重而進入精神療養院,仍持續在病情間歇發作間作畫。一八九零年梵谷以狂亂的筆法、黑藍色的天空,畫出沮喪、孤寂的心境,充滿死亡徵兆的烏鴉飛翔於麥田上,完成最後一幅畫「麥田群鴉」後,在麥田中持槍自殺,享年三十七歲。

盛開的桃花這幅畫是梵谷作品之一。畫中可以看見這棵桃樹的後面有面圍欄,再仔細一點去觀察,還可以看見圍欄裡還有其他隱隱約約的桃花樹在一旁散發出淡淡的浪漫氣息,增添這幅畫裡原有的優美感。

        這幅畫裡最主要的主角是一棵桃花樹,桃花樹上開滿了朵朵有點粉色又帶點桃紅的桃花,讓人看得心情都充滿浪漫的感覺,畫家畫這幅畫的力道和色彩的深淺,感覺是跟隨著愉快的心情,輕盈的作畫,顏色的變化就像是心情的起伏一樣,深就代表情緒的高潮,淺就代表情緒平和的狀態,我看到這幅畫就深深的被這幅畫吸引了,而且它讓我感覺很舒服。

        梵谷透過心情變化的筆法,描繪出桃花樹的美,這一棵桃花樹雖然很普通,卻在梵谷的畫中展現出桃花的優美的姿態。梵谷畫出的,正是大家看到的普通桃花樹原本的美以及桃花樹當時愉悅的心情。

        盛開的桃花很優美,美在花朵的顏色深淺,美在桃花樹努力的開花結果的意志。這幅畫讓人們看了都感到很舒服,讓桃花的美得以恆久持續。

DSC00277.JPG

DSC00278.JPG  

很細致的擺設,這棵樹為了黏上樹枝,可是讓大夥傷透腦筋呢

 

 

 

創造亞當_黃14

        米開朗基羅是位文藝復興人他不但會雕刻、畫畫、建築還會寫詩。

        米開朗基羅他是畫在天頂和牆壁畫出來是在一間西斯汀聖堂畫的,內容西方有關的天神故事,米開朗基羅,他將拱頂分隔開以組織畫面空間,畫了300多個人物形象。

        有一幅是最感人的一幕創造亞當,但是他沒有直接畫出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的一瞬間:上帝,把手指伸向亞當,就像給靈魂一樣,亞當當時看著上帝,也一起看要誕生的夏娃,夏娃也看著亞當。這幅畫同時描繪出兩個不同層面,完整地再現出什麼是創造亞當,是上帝給了亞當的靈魂,他才有思考的力量。

        這畫很美,美在他把他畫的很細。

DSC00227.JPG

DSC00229

 

創世紀中的上帝,乘著雲朵載著夏娃,正伸出手指準備要給亞當靈魂

DSC00230  

在地板上傻笑的亞當,和一艘不知打哪來亂的船支

 

 

 

原野和風車_黃07

        莫內是印象畫派中最重要的畫家,可是當初他畫「日出:印象」在巴黎展出時卻受盡了冷嘲熱諷,人家把「印象」一詞用來形容畫還沒有畫完,只留下了一點印象而已。不過,莫內一直堅持自己的畫法,終於畫出了自己的天空,也終於把「印象」這兩個字,由諷刺畫成了稱讚的意思。

        「原野和風車」這幅畫,背景淡藍色,畫中有花有風車,天看起來很暗,好像陰天。前面有一片花,顏色看起來好漂亮,有紅色,有黃色,有綠色,有白色,有藍色,看起來好像五顏六色的布。

        風車在圖畫邊邊,看起來大大的,是黑色的,看到四個胖胖長長的風扇。這個風車附近有很多風車,好像朋友一樣。

        花的美在五顏六色,漂漂亮亮的;風車美在他轉的時候,所以我喜歡這幅畫。

DSC00232.JPG  

 

 

 

蒙梭公園_凃09

        蒙梭公園是莫內畫的,莫內是1840年11月4日生的,他長大時來到了巴黎羅浮宮,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的作品,所以他片坐在窗戶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內畫的這幅畫,強調陽光賦予自然景物的影響,雖然莫內的畫並不是很清晰,但是這卻是表現陽光的炫耀感,他的背景有各式各樣的顏色,有墨綠色、青綠、粉紅色、白色……等等的顏色,這些顏色結合起來,會讓人感覺到溫暖。藍天看起來粉粉的、溫暖的,後面的房子畫起來很氣派。

        在畫作中,可以感覺到是春天,而且公園看起來應該很多人在聊天,也可以看到許多的花花草草。前面有一棵樹,它是最特別的,它布滿了粉紅色花朵,放眼望去,會先看到那棵最特別,也是最美的樹,雖然莫內的筆觸不是很明顯,但是他不去留意形的描繪,所以他的畫讓人感覺到舒服和愉快。

        「蒙梭公園」很美,美在顏色的繽紛,美在他的畫法。這幅畫繽紛無比,讓美的感動得以恆久持續。

DSC00268.JPG

DSC00270.JPG  

大樹底下就應該放棋盤!莫內下次記得畫進去蛤~~

 

 

傑克島的風光_蘇13

        梵谷生於荷蘭,從小受到宗教與法國藝術之薰陶,然後被派往了伯父那裡畫畫,,他的伯父在倫敦的畫廊工作,但是梵谷因為失戀而使他投入了傳道,立志撫慰人心,並且在比利時波瑞納吉煤礦區傳教。可是梵谷因精神紊亂症狀日益嚴重而進入聖雷米精神療養院,但仍持續在病情間歇發作間作畫,他鮮活的色彩、陰鬱卻如火焰的筆法,顯示出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狀態。

        「傑克島的風光」是梵谷畫的其中一幅畫,他是用油彩、畫布畫的,畫了一個大海旁邊有一座橋,海裡有人在划船,海上還有一些波浪,波浪用很多顏色畫的,而且用很多短短線條畫的,很美。

        這幅圖的天空是用了白色、粉紅色,還有紫色畫成的,還有七棵綠油油的大樹,和六間紅色屋頂的房子,然後有一座橋,橋是藍色的,橋旁有一個樓梯,樓梯是紅色的,樓梯前有一個大海,海上有兩艘船,有一艘是救生艇,救生艇上有兩個人,有一艘是一般的船,船上有四個老人,兩人穿紅色,兩人穿咖啡色的衣服。我看到這幅畫我覺得可以讓我放鬆、舒服、滿足。

        梵谷畫這幅畫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好友秀拉的影響,以閃爍不定的水波,運用分割的手法,以分析的補色小點所畫成的。

        「傑克島的風光」很美,美在好看的大海,美在海上的橋,讓我著迷。

DSC00263.JPG  

沒忘了把梵谷的招牌向日葵擺上去

 

 

 

 

介紹米勒的畫_游04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選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畫作品刻劃出他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1840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要思考每幅畫作的意義。每作一畫,他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

        這是法國畫家米勒創作了這幅畫「格雷維爾的峭壁」,在峭壁上長滿了草,峭壁下有海,海打起了浪花,是一幅給人家感覺很清涼、舒服的畫。

        前面有一座高高的峭壁,和一個水藍色的海,海就像是清涼的薄荷,海打起浪花來,感覺好神氣,這幅畫是一個山和水的風景畫,顏色微微淡淡的,它讓我的感覺好像要墜入了那個世界。

        米勒畫了這幅風景畫是為了要讓大家知道所有的萬物是多麼的美,這個「美」是在這個山和海的美,表達了山和海的內心的美,淡淡的海浪,峭壁的草和花。這幅畫的特色就是山與海的美,「山」上面的草輕輕的動,「海」慢慢的打起了浪花。「山、海」很美,美在海的寬闊,美在山的野性。這幅畫的海鼓舞人的心靈。

DSC00287.JPG  

 

arrow
arrow

    Yu Wen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