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會太晚」這一課,美玉老師將之歸納為議論文,溫老師對說明文和議論文有一些解釋,可參考溫老師講堂8。我覺得用溫老師的方法,來分辨說明文和議論文,變得輕鬆許多~
上完研習、看完文章後,我對論說文&說明文的歸納筆記是:
(1)說明文只說明某事或強調某事的重要性
(2)議論文除了強調重要性,還會叫人「如何做」
議論文包括了論點、論據或論證、結論,美玉老師已經幫大家將本課的(還有很多其他課的課文)議論文結構都整理好了,還有一個超好用的議論文結構表格(資料來源 溫美玉老師):
(內容請參照網路資料國小「議論文」怎麼教才精彩? --以國小課文文例 南大附小溫美玉老師 )
論點 |
引題 |
( 1.引用名人的話 2.事件案例 3.統計說明 4.提出疑問 ,有時這段不會出現 )
|
|||
觀點 |
( 作者開門見山,直接陳述想要說服讀者的觀點 ) |
||||
論 據 或論證 |
論 據 |
是什麼 |
怎麼樣做 |
結果 |
影響 |
|
|
|
|
||
( 引證文章的論點。論據通常是指一個事件,所以會有人(主角)、遇到的問題、解決方式、結果、影響。 ) |
|||||
論 證 |
議論的論證手法--例證法:事例(史例、語例、設例)、駁論、歸納、演繹、論證、對比、類別、比喻、正反 |
||||
結論 |
( 再將論點重述或強調一次。) |
自從獲得這個寶物表格後,只要遇到議論文,就會發這個表格讓小朋友練習拆解,熟悉議論文的樣貌
----------備課內容-----------------------------
形式深究:(配合議論文結構表格,討論後填入)
- 作者想要說服讀者的觀點是什麼?(論點)
- 作者舉了哪幾個例子來支持他的觀點?請分別用(是什麼+怎麼樣做+結果+影響)串成一段話(論證+論據)
- 作者如何在文章末段將論點再重新強調?(結論)
內容深究:
- 這是一篇議論文嗎?你怎麼判斷的?
- 將文章摘錄至議論文的文章結構表
- 寫出本課大意
- 寫完後,再和其他同學分享討論,看看哪裡有不同之處?什麼原因造成不同?
- 作者認為,一個人如果抱持著什麼樣態度,就不會怕想做的事起步太晚?
- 作者用了哪些論據論證來強化他的觀點?你覺得合理嗎?為什麼?
- 你會如何形容史懷哲這個人?為什麼?
- 為什麼史懷哲會想到非洲從事醫療傳道?
- 請描述劉其偉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 根據文章敘述,劉其偉的成就遠比大多數從小開始學畫的人要高,請提出證據支持。
- 請描述科勞克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 文章中敘述,科勞克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會成長,心飛得比飛機還高」,作者認為這句話是事實的理由為何?
- 如果要你來舉例,你又會舉什麼例子呢?又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呢?試試看!
- 結論還可以怎麼說?試著寫看看!
- 作者的論據及論證是用什麼類型的句型寫出,請分析並試著仿作。
- 這篇議論文你覺得寫得好不好,可以說服讀者嗎?為什麼?
- 你能想到哪一種題目,也可以這麼寫?想一想,構思後寫出來。
- 你曾經動過什麼念頭想做一件事,卻又對自己說「算了,已經太晚來不及了」?
- 承上,讀完本課之後,客觀分析那件事,是真的太晚,或者只是藉口。
延伸活動:
- 劉其偉、史懷哲的資料補充、文本閱讀
- 舒適圈
延伸寫作:
- 白天使的告白: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為你指引方向的白天使。想想看,你是否有讓自己安逸在「舒適圈」中的壞習慣?如果你是白天使,你會給小主人什麼樣的建議呢?
- 溫老師說因為這一篇的案例很多卻太短,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將案例查明並寫清楚,讓案例刪掉幾個,留下來的加長加深
- 溫老師建議加入孩子自己的經驗,變成一篇作文題目:「現在才開始會太晚?--以我的經驗為例」
--------實際課程---------------
實際上課後,總是會發現準備的方向太雜,有時是準備得太多太龐大,有時是和自己當下想講的議題有點落差,就會適時調整內容。
這一課最後我專注在「脫離舒適圈」,原因一是這對他們來講是新名詞,想讓他們多懂一些新事物;二是因為這個想法很「熱血」;三是因為他們已經是高年級了,給他們這種積極的想法,或許可以幫助他們勇敢為未來做夢。
因此我找了幾篇文本,讓他們粗略了解一下「舒適圈」為何物。大概花了快一節多在看這些文本,以及討論這個概念。
1.[新聞] 嚴長壽:年輕人只圖躲在「舒適圈」
https://www.ptt.cc/man/Tech_Job/D69A/DB2E/M.1372986988.A.75A.html
2. 走出舒適圈 天下雜誌323期
https://blog.xuite.net/mibsands/wretch/138462410
3. 脫離舒適圈,才能加快成長速度 游舒帆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27268
4.「舒適圈理論」的補充
討論完後,就可以回去寫作文抒發自己看法了。以下是貼在作文簿的提示單。寫完這一篇作文也練習到議論文了喔~
主題:改變的力量—走出舒適圈
閱讀完參考資料後,理解內文,了解何謂舒適圈。
題目:自訂,以走出舒適圈為命題範圍
- 先解釋何謂舒適圈。
- 可以利用第四課課文中的三個例子,拿來「走出舒適圈」的例子,也很合適。
- 帶入自己的例子,舉例自己躲在舒適圈不敢踏出去的例子做為反例。
- 反省自己,應該怎麼做,逼自己踏出安逸的小圈圈中,挑戰自我,自我成長。
- 重述脫離舒適圈的重要性。
-----------學生作品------------------------------
強變的力量-走出舒適圈 黃13
舒適圈是一個無形的東西,但他卻把人們都關在他的圈圈內,試著想跨出它的人,都有著一份很好的工作,或者是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在社會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東西,也有些人知道它,但是習慣於舒適圈內的權力和平凡,因此不敢試著跨出這一小步,讓自己得到更高的榮耀。舒適圈也可以說是一條界線,它座落於成功和平凡之間,人人生來平等,但勇於超越自己的人,就會跨越、超越這條線,讓自己立於成功的頂端;而一些自我墮落、不求上進的人,就會選擇停留在這狹小、毫無挑戰的空間。
而古往今來,就有許多偉人因跨越了這條線而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像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他三十歲才想從醫,當一個醫生,到非洲傳教,並且治療他們的傷痛,因此毅然決然的投入了醫學,去就讀艱辛的醫學院,但此時他已經擁有了三個博士學位,而且在神學院裡當講師,有固定的薪水,可以過著非常舒服、美好的日子,但是他放棄了;他跨出了重大的一步,走出了舒適圈,前途都是挑戰,但他一一努力克服了,到了他三十八歲開始在非洲傳教,但當時非洲的醫療並不發達,因此他在當地開了一家醫院,也就是因為這家醫院,讓他成了諾貝爾獎得主。
有踏出去的當然也有沒踏出去,我就是其中一個,在音樂、藝術領域,我總是踏不出舒適圈,一心只想著及格就好,而不去試他,因此成績平平,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
我想自己應該要努力踏出這一步才對,但每當我想踏出這一步時,心裡總會有許多的想法在阻止我,使我對這兩個科目非常的害怕。我應該多看、多聽這一類的作品,讓自己沉浸在這樣的氛圍內,對音樂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他的內容,與他所存在的意義,和創作出他的人對他的期望和背負在他身上的使命是什麼;而美術方面,我應該多做一些作品,讓自己習慣或是體會做東西的喜悅和樂趣,才能成功成為這兩樣東西的王者。
舒適圈他是一個壞小孩,使人無法進步,使人不追求更好、更完美的生活,踏出舒適圈可以迎向更美好的自己,也可以得到更亮麗的人生。
(※打完這篇文章,我都覺得羞愧了................為師我就是個安逸的人啊....................)
----------後續---------------------------
在上完這一課的好一段時間後
某天意外發現煜的鉛筆盒上,別了一個木牌
仔細看內容,有點感動,有點酸酸的
老師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職業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什麼行為、什麼話,會對一個孩子產生影響
原以為船過水無痕的一堂課,一個舒適圈的議題
竟然留下了一顆小小種子,在他的心裡
這時候,就覺得自己付出大把時間備的課,很值得
謝謝你,阿煜
但同時也對他第一點心願覺得有點心酸
沒有得到認同感.......
這我要再想想辦法了~~~~~~
留言列表